| | | | | |
已有0網友參與糾錯
1944年秋天,我八路軍強渡黃河,中原大地燃起了抗日斗爭的烽火。韓鈞司令員和劉聚奎政委率領的來自晉綏、太行、太岳的八路軍,開辟了東起新安,西至陜縣,南抵伏牛,北臨黃河,橫跨隴海的豫西抗日根據地;而盤踞在鐵門、新安、橫水幾個據點的敵人,還不時出動騷擾,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損失。
次年3月下旬,新安縣抗日民主縣政府李之放縣長和趙天錫政委把我從石井召回,李縣長說:“咱們要上山找日本鬼子算賬去,你愿意去嗎?”我當然很高興。
傍晚,到了目的地中岳村。街上到處都是穿灰色軍衣、全副武裝的八路軍戰士。我們幾個入伍不久沒有武器的“娃娃兵”住在一起。不知誰從哪里弄來了一本托爾斯泰的《戰爭與和平》,在如豆的菜油燈下,高明同志興致勃勃地朗讀起來,大家邊聽邊議論,有的吹牛說:“打敗了日本鬼子,我們也來寫一部中國的《戰爭與和平》!
夜半,我們被喚醒了,離我們不遠的橫水的敵人出動了。我軍早已進入陣地,正嚴陣以待。我們幾個“娃娃兵”隨李德俊干事行動。
我們出了村,來到村北面一個倒塌的土寨子內,天已微明,李干事對我們說:“那里是我軍陣地,主力六支隊戰斗力很強,夠鬼子受的!甭犃怂脑,我緊張的心情頓時輕松了許多。
李干事告訴我們,今天的任務是戰地救護。正說著,槍聲突然響了起來,夾雜著擲彈筒的響聲。李干事雙手舉著望遠鏡,注視著前方,興奮地喊:“打得好!”我們趴在麥田里,心里也樂開了花,互相示以微笑。
一個小通訊員從前線跑來,傳達指揮員的命令:趕快去把傷員運下來。我們一躍而起,跑步奔向前線。我急急將一名傷員背下來,他軟軟地躺在地上,臉兒蠟黃,雙目緊閉。李干事拉了拉他的手,又用手背在他的口鼻處放了一小會兒,輕輕地嘆息道:“犧牲了!”這時我才看見,他胸前有一大片血跡,我伸手向自己的棉軍衣里摸摸,啊,烈士的鮮血已把我的軍衣浸透了!
正在這時,陣地上的槍炮聲突然密集起來,猶如暴風驟雨。片刻,我們看到我方有20多名戰士躍出陣地,向嶺下沖去。我們也扯開喉嚨喊起來,下邊洼地預備隊的戰士也紛紛登上堰頭,興奮地喊:“殺!”不過幾分鐘,我們的反沖鋒戰士紛紛回到陣地。李干事催促說:“快去,把拼刺刀負傷的英雄救護下來!”
一陣陣槍聲過后,敵人又發起了沖鋒。我軍反沖鋒戰士在一片助威的殺聲中躍出陣地。敵人又連滾帶爬被打退了。
我又背起了一個傷員往回跑,當我止步喘息時,發現這位戰士已停止了呼吸。我坐在路邊,內心無比沉痛。為趕走日本鬼子,中國人為此付出了多大的代價!
夕陽西下時,駐扎在鐵門的敵人出動了,到了南崗、廟頭一帶;駐扎在新安的敵人到了郭峪坡頭,企圖夾擊我軍。
突然槍聲大作。只聽我方軍號嘹亮,八路軍六支隊和黃河支隊的戰士們,旋風般向敵人橫掃過去。這一仗,我們打得真漂亮。
回到縣政府,李縣長讓我把這場中岳之戰寫成通訊,孫慶云同志刻了版,油印后散發、張貼。不久,《新華日報》在一版中間刊發了這篇通訊的摘要。